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
通常会出现一些波折和转变,
其中就有“猛长期”
那么,宝宝进入猛长期
会有哪些表现呢?
进入猛长期的三个表现,要重视:
1
经常夜醒
宝宝的睡眠质量变差,经常夜醒,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。
2
脾气变差
宝宝经常哭闹,脾气很差,无论如何安抚都无济于事。
3
饭量猛增
宝宝吃量增加,而且吃奶时间延长,这种表现说明已进入猛长期,妈妈要及时关注宝宝的饮食需求。
宝宝的猛长期会出现以下时间点:
出生后7-10天、2-3周、4-6周、3个月、6个月、9个月。
宝宝的心理认知行为和体格发育也会有极大的提升。
▶宝宝出生时,头围平均34厘米,到一岁时会长到46厘米。
▶宝宝满一岁时,体重平均是出生时的3倍,身高也会增长25厘米左右。
▶宝宝从一岁后到青春期,身高和体重会平稳增长,不会再“猛长”。
发现宝宝进入猛长期,父母要做好以下几点:
做好情绪安抚
宝宝会出现身体不适,家长要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,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听,让宝宝情绪放松。
保持足够的耐心
宝宝清楚地知道,什么样的生活方式*适合自己,父母要保持充足的耐心陪伴他度过猛长期。
认真观察宝宝表现
宝宝爱哭闹和烦躁不安,有可能并不是“猛长期”引起的,家长要多留意是否出牙或其他疾病引发。
4
及时给宝宝喂奶
宝宝对吃量的需求变大,经常要吃奶或会拉扯乳头,其实是在告诉妈妈要多分泌一些母乳。
孩子的身高增长猛长期,要注意以下几点:
保持睡眠充足
宝宝出生后3-6月开始形成生长激素早晚分泌规律,因此,保持充足睡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,有利于长高高。
进行适量运动
在防护工作到位的前提下,父母可以带宝宝到户外进行适当活动。
每天让孩子保持半小时到1小时的有效运动时间,对肌肉和骨骼发育有帮助。
日常饮食全面
保持营养充足,要多给宝宝吃营养丰富的食物,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,比如虾皮、牛奶、鱼类、鸡蛋等,少吃高热量食物。